王恭是王忱的叔伯侄子二人齐名而且互相友善后来由于袁悦的挑拨二
王恭是王忱的叔伯侄子,二人齐名,而且互相友善。后来由于袁悦的挑拨,二人间有了隔阂,但还是时常想念。所以王恭见到清晨的美景时,不由自主地赞赏王忱如清晨的露水、新生的桐叶,澄明清新。品藻第九一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陈仲举:陈蕃。李元礼:李膺。蔡伯喈(jiē街):蔡邕
王恭是王忱的叔伯侄子,二人齐名,而且互相友善。后来由于袁悦的挑拨,二人间有了隔阂,但还是时常想念。所以王恭见到清晨的美景时,不由自主地赞赏王忱如清晨的露水、新生的桐叶,澄明清新。
品藻第九
一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陈仲举:陈蕃。李元礼:李膺。
蔡伯喈(jiē街):蔡邕(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官至中郎将,因依附董卓被杀。
犯上:指触犯皇帝。
李元礼:李膺。摄下:指管束下属。摄,通“慑”。
三君:指东汉末之窦武、刘淑、陈蕃三人,为当时人所尊。陈蕃位居三君之末。君,对才德出众者之尊称。
八俊:指东汉末之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祜、魏朗、赵典、朱寓八人,为当时人赞为杰出之士。李膺位居八俊之首。俊,才智杰出之士。
人们对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两人的功业德行不能确定高下,但蔡邕认为陈蕃敢于冒犯上司,李膺管束下属很严厉,而冒犯上司困难,管束下属容易。于是陈蕃就排在“三君”之末,李膺则居于“八俊”之首。
三
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世俗1与时浮沉1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1览倚伏之要害1吾似有一日之长1”劭亦安其言1
庞士元:庞统。
名知人:以知人而闻名。
延伸阅读:
- 时无桑中契 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 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 绾[图]
- 根据出土的证据马镫产生的历史应不早于西汉相关史料表明马镫当为[图]
- 胡二他们带来了你告安的信得知你的书法没有进步你今年都已经十八[图]
- 惠能大师说“法达!佛法本是十分通达的你的本心愚迷就不能达到了[图]
- (三)专论. 丧礼甲. 逸礼正经《奔丧》乙. 论变礼《檀弓》[图]
- 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相国寺有集中的图书市场[图]
- 鸿蒙说“随意飘泊于世无所贪求;随心所欲自由奔放不知所往;在无[图]
- 若无诗酒则山水为具文;若无佳丽则花月皆虚设[图]
- 数指律历之类的技艺,物相“樱”《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作“[图]
- 无服之丧也谓凡民非与己有亲属然闻其丧则匍匐而往救此即无服之丧[图]